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

AquArius 66 0

慈禧太后的名字为什么叫兰儿呢?

慈禧名字是:叶赫那拉·杏贞
咸丰二年(1852年5月)(18岁),选秀入宫,赐号懿贵人(但经常被称作为兰贵人)。
大家都称呼她为兰贵妃,我想是这样的吧。

清太后慈禧有没有后人?现在在哪呢?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1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2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3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旁系后人比较知名的自然是光绪皇帝,他是慈禧唯一的亲妹妹所生的,光绪其他兄弟姐妹没有一个成人,只有他一个活到38岁,没有子嗣。

慈禧太后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妹妹这边刚交代过了,断片了;弟弟三人,分别叫照祥、桂祥、福祥。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4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桂祥及其福晋

公允而论,慈禧没有给他的三个弟弟太大的官职,所以他们没有什么后戚干政的机会。

老二桂祥的官做的更大,慈禧入宫三十六年后,他才被封为三等承恩公,官拜满洲镶黄旗副督统,后来出任过工部右侍郎、御前侍卫、正蓝旗满洲都统。

桂祥生有二子三女,其中二女叶赫那拉·静芬正是光绪帝的隆裕皇后,众所周知,她也无嗣。

长子德恒,生有一子二女:

子德恩贤,1982年去世,育有四女:名字分别是欣欣、温温、明明、迎迎,姐妹几个后来传出内部有官司纠纷。

长女德淑敏,后改名为叶燕生,居于西安。

次女德淑琴,后改名为叶华,居于南京。

次子德祺;育有四子二女,长女叶希贤,嫁给姑姑静荣的儿子爱新觉罗·溥偀。

次女叶希嬿。

长子叶恩印。

次子叶恩显。

三子叶恩民,生子叶力,女叶薇。

四子叶恩植。

长女静荣,嫁给了辅国公载泽,生子爱新觉罗·溥偀,生孙金承、金良;孙女金兰、金明。

三女静芳嫁给了第十五代顺承郡王爱新觉罗·讷勒赫,无嗣。

慈禧三弟福祥生有一子叶文伯。

叶文伯有四子二女:

长子叶恩铨,育有一子三女,子龙驊,女儿龙仙、龙缳、龙媒。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5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次子叶恩辉,育有四子一女,子龙骧、龙骠、龙馷、龙驹,女儿龙厚。

三子叶恩耀,系庶出。

四子叶恩光,生有两个女儿龙珠、龙女。

长女叶恩华。

次女叶恩秀。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6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慈禧二弟桂祥还有一个庶出的儿子,名字叫叶麟祥(欠考证),他本人是一名陶瓷研究大家,生有7字7女,6女现居西安,名字叫叶广芩,正是写《状元媒》、《全家福》的那位被誉为“格格作家”的著名女作家,她在早些年接受采访时透露过,她的祖父正是慈禧的亲弟弟。

叶广芩在西安市政协有任职,据说她最头疼的就是去陕西省政协开会,因为主席台上很可能坐着省政协副主席孙天义,他正是孙殿英的儿子。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关于大清太后慈禧的出生地,最靠谱的说法是哪个?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7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8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9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虽然,慈禧太后离我们的时代不是很远,但对她身世的记载却非常之少,其余的只能靠民间传说来补充了。

慈禧太后的姓氏是叶赫那拉,属满洲镶蓝旗。其实,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中可以看到慈禧太后被叫做“兰儿”,但这并不是她的真名字。因为,历史上的慈禧太后只有姓氏的记录,没有名字的记录。在那个时代,女子在未出嫁前都是深居简出,所以,她们平日里的名字只有家里人知道。等到出嫁后,夫家及其他外人都是称呼女子的姓氏,因此,她们的真实姓名很少有人知道。

即使慈禧太后贵为“国母”,人们也只知晓她的姓氏,而不知晓她的姓名。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10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那么,影视剧是如何认定慈禧太后的姓名为“兰儿”的呢?

当初,在慈禧太后进宫后,被皇帝封为了“兰贵人”。所以,史学家揣测,慈禧太后的名字应该就是“兰儿”。

关于慈禧,流传最广的便是恽毓鼎《崇陵传信录》中的一个故事:

话说,慈禧太后是北京人,她的父亲官至安徽省道台。因此,慈禧太后的童年时光还是很幸福的。可是,等到慈禧成长为少女之时父亲却突然病逝了。试想,家庭的顶梁柱突然倒塌,慈禧的家人定然无法接受。从此,他们开始了艰难的生活。

之后,慈禧和家人送父亲的灵柩回归故里——北京,走的是水路。可是,却因交不起乘船的费用被船夫赶下了去。此外,慈禧和母亲因为没有银两,只能饿着肚子。所以,她们总是感觉自己命苦,终日以泪洗面。当地一个县令叫吴棠,正好他的一个朋友过世了,运送灵柩的船只也在岸边。

于是,吴棠便命人送些银两给朋友的家人,结果,仆人将这些银两错送到了慈禧的手中。慈禧获得了这笔意外之财,自然是喜出望外,但吴棠却非常生气要求退回。还好,吴棠师爷及时提醒吴棠:这位获得意外之财的女子要参加今年的选秀,如果她能够脱颖而出,那么,日后必然会回来报恩。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11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听了师爷的话,吴棠不仅没有要回银两,还亲自到岸边给慈禧送行,结交这位日后飞黄腾达的贵人。

自此,慈禧对吴棠的印象非常好,后来,慈禧太后掌握政权,吴棠因此受益,一路升迁到四川总督的位置上。可见,吴棠误打误撞结识了慈禧,也为日后的仕途铺平了道路。之后,慈禧母子俩顺利的回到了京城,可是,她们手里的银子都花得差不多了。

于是,为了能撑到选秀的日子,慈禧不得不出去做“ *** ”。因为,慈禧的嗓门大,特别适合做“丧娘”,即为他人哭丧。当时,慈禧在哭丧这个行业都混出了名气。后来,慈禧在京城过了几年艰苦的日子,一直到她顺利入宫命运才有所改变。

当然,慈禧太后风光之时,自然不愿让人知道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于是,她要求史官刻意规避这些事。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传说,吴棠的官运亨通,凭借的是他个人出色的才能。吴棠在任知县时,就以勤政化民,治水赈灾,亲剿捻患,政声卓著,波及朝野。

因为,早在咸丰初年河道总督杨以增就因吴棠在桃源、邳州、清河任上治河有功,特别是整治丰口漫堤一事,多次上书朝廷保荐。同时,户部左侍郎、太常寺少卿王茂荫亦上疏举荐吴棠,获得咸丰帝全面赞同,咸丰帝降旨河督杨以增察看。

后来,杨以增又上书赞扬吴棠勤政为民之实才,使“天子知其名”,开升迁之坦途。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12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然而,对于慈禧太后的出身,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即:慈禧太后原本为汉族女子。因为,被惠征收为养女,才变成了满族人。

相传,慈禧太后的本名叫王小谦,是山西省西坡村农民王增昌的女儿。四岁时,由于家里贫穷,实在养不起这个女儿,于是,王增昌将其卖到了上秦村,给一户姓宋的人家做女儿。之后,王小谦改名为宋龄娥。七岁时,宋龄娥学习读书识字,九岁时,能双手同时写字。

但可惜的是,宋家好景不长,使得宋龄娥再次被放弃,被卖到了惠征家做丫鬟。有一次,夫人富察氏发现宋龄娥的脚心竟然长有一颗痣。在满洲人看来,这是大富大贵的象征。于是,富察氏不仅将宋龄娥认为养女,还将她的姓氏改为叶赫那拉,取名为玉兰。

在太后生前,称呼“孝庄”是错误的,为何称“慈禧”就没错?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13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14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15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清宫剧中,孝庄文皇后和慈禧太后是两个经常出现的人物。很早的时候,大家就指出了《康熙王朝》中的错误,孝庄一直说“我孝庄如何如何”,这是不对的,因为“孝庄”是她的谥号。谥号是人逝世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用来高度概括一个人的生平,评价他的是非功过。

其实,“孝庄太后”这个称呼,本身就是错误的,她的谥号是“孝庄文皇后”,官方从来就没有“孝庄太后”这种说法。但是在演绎清朝末年的影视剧中,大家一提到叶赫那拉氏,就称她为“慈禧老佛爷”、“慈禧太后”。那么,在太后健在的时候,为什么称呼“孝庄太后”就不对,称呼“慈禧太后”就可以呢?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16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一般来说,新帝登基时会尊嫡母和生母为皇太后,并为太后上徽号。之后,在重大节日庆典或特殊情况时,还要继续加上徽号,每次一般为两个字。

孝庄文皇后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她的名字并不是传说中的“大玉儿”,而是布木布泰,全名是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她十三岁时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

皇太极去世后,由庄妃之子福临继位,即顺治帝。

其实,在多尔衮摄政时,后宫只有庄妃的姑姑哲哲被尊为皇太后,但官方称呼还是中宫皇后。也就是说顺治登基后的八年中,后宫没有实际的太后,直到多尔衮死后,事情才有了改变。

顺治八年二月(1651年),皇帝终于亲政,这个时候,哲哲也已经逝世。皇帝大赦天下,尊生母为皇太后,上徽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简称昭圣皇太后,之后屡上

再来看看慈禧太后。她是满洲镶蓝旗人,父亲是叶赫那拉氏惠征,出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17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影视剧中,她的名字通常是是“玉兰”,原因是她入宫后被封为兰贵人,其实这是一种误会。据叶赫那拉氏族人回忆,她的乳名为“杏儿姑”,而光绪帝生母是她的妹妹,名字为“婉贞”,所以慈禧的名字应该为“杏贞”。

她通过选秀入宫,成为咸丰帝的妃嫔,并生下唯一的继承人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同治帝即位后,叶赫那拉氏和咸丰帝的皇后钮钴禄氏并尊为皇太后,诏旨分别尊为“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为钮钴禄氏上徽号为“慈安”,叶赫那拉氏为“慈禧”。

从此以后,两宫皇太后的称呼就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了。

所以如果要在孝庄文皇后生前称呼她的话,可以是“昭圣太后”,康熙时称为“昭圣太皇太后”。和“慈禧太后”的称呼一样,都是徽号,是对一个人生前的尊号。

其实,慈禧太后的徽号不止这两个字。除了在新帝登基时,所上的“慈禧”之外,在以后又接连上了很多次徽号。同治帝大婚上徽号“端佑”;亲政上徽号“康颐”;光绪帝即位后,连同之前同治遇“天花之喜”给太后上徽号“昭豫庄诚”;光绪大婚上徽号“寿恭”;亲政上徽号“钦献”;慈禧大寿时,上徽号“崇熙”。

所以她的徽号一共有十六个字,曰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这张照片中,慈禧太后上方的横幅就体现了她的徽号。

昭圣太皇太后逝世后,康熙皇帝给祖母上了尊崇的谥号,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后来又经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第18张图片-百晓生活录

慈禧太后去世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可以看出其中的“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都是她生前的徽号。简称“孝钦显皇后”。

清朝皇后的谥号也是有规律的,之一个字都用“孝”字,第二个字是对皇后一生的总结。

再看两位皇后谥号中的最后一个字,“文”和“显”分别是她们的丈夫皇太极和咸丰帝的谥号。帝谥之前的四个字为“~天~圣”。“天”字指的是这位皇后的夫君,“圣”字一般指的嗣皇帝,表明了这位皇后与夫君和嗣皇帝之间的关系。孝庄文皇后的“翊天启圣”和慈禧太后的“配天兴圣”就很具体了。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太后的谥号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同时与满清入关后所有皇帝的谥号长度相当。可见她在清朝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堪比皇帝。

求清朝家谱,包括皇帝、太后(封为的名字,比如孝庄、慈禧)、皇后妃子贵人(比较出名、封为的名字)、

太子阿哥(比较出名、封为的名字)、公主格格(比较出名、封为的名字)、和李莲英相似出名的太监、宫女、、、要注明太后、皇后妃子贵人、阿哥、公主格格、太监宫女是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清朝皇帝家谱:
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努尔哈赤有8女,另有1个养女,1个养孙女。
长女东果格格,又称东果公主,嫁给董鄂氏何和礼。
次女:嫩哲格格,又称沾河公主,先嫁给巴图鲁伊拉喀,后又嫁给早年投附的沾河部扬书之子,郭尔罗氏达尔汗。
三女:莽古济,先嫁给哈达部那拉氏吴尔古代,称哈达格格,又称哈达公主;后又嫁给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琐诺木杜凌。四女:穆库什,称和硕格格,又称和硕公主,先嫁给海西女真乌拉贝勒那拉氏布占泰,后又嫁给钮祜禄氏巴图鲁额亦都八子图尔格。
五女:嫁给巴图鲁额亦都次子党奇(达启)。
六女:嫁给海西女真叶赫那拉氏苏鼐(nài)。
七女:嫁给骑都尉那拉氏鄂托伊。
八女:称聪古图公主,嫁给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固尔布锡。
养女:嫁给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巴约特台吉恩格德里。
养孙女: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奥巴
----------------------------------------------------
皇太极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
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长女:敖汉固伦公主,母继妃乌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汉部郡王班第。
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名马喀塔,母孝端文皇后,先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再嫁额哲弟阿布奈。
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奇塔特。
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名雅图,母孝庄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弼尔塔哈尔。
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名阿图,母孝庄文皇后,先嫁正黄满洲旗人索尔哈,再嫁蒙古巴林部色布腾。
六女:固伦公主,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满洲旗旗人夸札。
七女:固伦淑哲公主,母孝庄文皇后,嫁镶黄满洲旗旗人喇玛思。
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巴雅斯护朗。
九女: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博尔济吉特氏哈尚。
十女:县君,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辉塞。
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母懿靖大贵妃,嫁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
十二女:乡君品级,母氏阙,嫁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十三女: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哈拉。
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母庶妃察哈尔奇垒氏,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
----------------------------------------------------
福临
儿子(共8个有记载)
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
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
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
皇四子荣亲王(未取名,幼年逝世)
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
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

女儿(6个)
皇长女(1652~1653),顺治九年三月十五生,母庶妃陈氏,顺治十年十月殇
皇二女和硕恭悫长公主,母庶妃杨氏
皇三女(1653~1658),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三生,母庶妃巴氏,顺治十五年三月殇
皇四女(1654~1661),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母庶妃乌苏氏,顺治十八年三月殇
皇五女(1654~1660),顺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母庶妃王氏,顺治十七年十二月殇
皇六女(1657~1661),顺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母庶妃那拉氏,顺治十八年二月殇

养女(3个)
和硕和顺公主,承泽亲王硕塞女。
和硕柔嘉公主,安郡王岳乐女。
固伦端敏公主,简亲王济度女。
-------------------------------------------------------
玄烨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爱新觉罗•万黼
爱新觉罗•允禶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封为贝子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俄,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布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
胤禛
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
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
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初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后。
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
爱新觉罗•弘昀,早殇。
爱新觉罗•弘昐,早殇。
爱新觉罗•福宜,早殇。
爱新觉罗•福沛,早殇。
长女(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生,未逾月殇,母懋嫔宋氏(时为雍亲王府格格);
次女和硕怀恪公主,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三女(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未逾月殇,母懋嫔宋氏(时为雍亲王府格格);
四女(1715年—1717年),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生,五十六年五月殇,母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养女和硕淑慎公主,理亲王允礽第六女,母侧福晋唐氏;
养女和硕和惠公主,怡亲王允祥第四女,母福晋兆佳氏;
养女和硕端柔公主,庄亲王允禄长女,母福晋郭络罗氏。
------------------------------------------------------
弘历
•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永琏,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永璋,三子,循郡王。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母嘉嫔金佳氏。
•永琪,五子,荣纯亲王。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母纯妃苏佳氏。
•永琮,七子,哲亲王。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永璇,八子,仪慎亲王。母嘉妃金佳氏。
•未命名,第九子,早殇。母嘉妃金佳氏。
•未命名,第十子,早殇。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母嘉贵妃金佳氏。
•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永璐,早殇。母令贵妃魏佳氏。
•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即位后,改「永」字为「颙」字。
•未命名,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长女(1728年—1729年),雍正六年十月生,雍正七年十二月殇。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二女(1731年),雍正九年四月生,当年十二月殇。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年—1792年),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年—1767年),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生,母纯贵妃苏佳氏。
•皇五女(1753年—1755年),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三生,乾隆二十年四月二十二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皇六女(1755年—1758年),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生,乾隆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殇。母忻嫔戴佳氏。
•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年—1775年),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八女(1757年—1767年),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生,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殇,葬于端慧皇太子园寝。母忻嫔戴佳氏。
•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年—1780年),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爱新觉罗•和孝(1775年—1823年),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生,母敦妃汪氏。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养女和硕和婉公主(1734年—1760年),雍正十二年(1734年)六月二十四日生,父为和亲王弘昼,母为福晋乌札库氏。
----------------------------------------------------
颙琰
皇长子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时为藩邸福晋。未命名,嘉庆二十五年(1820)八月追封;
皇二子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不予赘述;
皇三子爱新觉罗•绵恺敦恪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时为皇子侧福晋。
第四子爱新觉罗•绵忻端怀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时为皇后。
皇五子爱新觉罗绵愉惠端亲王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时为如妃。

长女(1780.4.11—l783.11.1)其母为颙琰简嫔关佳氏,时为藩邸格格。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月十一日生,乾隆四十八年(1783)十一月初一卒,年仅4岁,未封,无名。
皇次女(1780.4.30一1783.8.10)其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时为皇子嫡福晋。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月三十日生。乾隆四十八年(1783)八月初十卒,年仅4岁,未封,无名。
皇三女(1781.12.1一1811.3.12)庄敬和硕公主其母为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时为藩邸福晋。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十七生,嘉庆六年(1801)十一月嫁与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持氏索特纳木多布济,封庄敬和硕公主,嘉庆十六年(1811)三月十二卒,时年31岁,葬于北京海淀区复兴门外公主坟东侧。索特纳木多布济,系科尔沁郡王齐默持多尔济之孙,乾隆四十八年袭父爵,封为郡王,嘉庆四年(1799)正月命于御前行走,娶公主后荐授御前大臣,嘉庆二十五年(1820)受顾命,道光五年七月初十卒,晋赠亲王,无嗣,以从子僧格林沁为嗣。
皇四女(1784.9.7一1811.5.7)庄静固伦公主其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时为皇子嫡福晋。乾隆四十九年(1784)九月初七生,嘉庆七年(1802)封庄静固伦公主,是年十一月嫁给蒙古族博尔济吉持氏玛尼巴达喇,嘉庆十六年(1811)五月初七卒,时年28岁,葬于北京海淀区复兴门外公主坟西侧。玛尼巴达喇,嘉庆四年(1799)袭封土默特贝子,历任前锋统领,蒙古都统,道光五年(1825)授御前大臣,道光八年(1828)加郡王衔,道光十一年(1831)封贝勒,道光十二年(1832)十一月初九卒。
皇五女(1786.11.11—1795)慧安和硕公主其母为颙琰逊嫔沈佳氏,时为藩邸格格。乾隆五十一年(1786)十一月十一生,乾隆六十年(1795)五月卒,年仅10岁,嘉庆二十三年(1818)三月追封为慧安和硕公主,嘉庆八年(1803年)十月,葬于西陵境内的张各庄公主园寝。
皇六女(1789.6.12—1790)其母为颙琰华妃侯佳氏,时为皇子侧福晋。乾隆五十四年(1789)六月十二生,乾隆五十五年(1790)殇,未封,无名。
皇七女(1793.6.26—1795)其母为颙琰孝和睿皇后钮枯禄氏,时为皇子侧福晋。乾隆五十八年(1793)六月二十六日生,乾隆六十年(1795)六月殇,年仅3岁,未封,无名。
皇八女(1805.2.8一l805.11)其母为颙琰恭顺皇贵妃钮枯禄氏,时为如贵人。嘉庆十年(1805)二月八日生,十一月即殇,未封,无名。
皇九女(1811.1.25一1815.5),慧愍固伦公主其母为颙琰恭顺皇贵妃钮枯禄氏,时为如嫔。嘉庆十六年(1811)正月二十五生,嘉庆二十年五月殇,年仅5岁,嘉庆二十年(1820)五月追封为慧愍固伦公主,嘉庆二十年(1815年)九月,葬于西陵境内的张各庄公主园寝。
--------------------------------------------------
旻宁
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时为旻宁藩邸使女,
•皇次子爱新觉罗•奕纲顺和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嫔。
•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慧质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妃。
•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帝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贵妃,不予赘述。
•皇五子爱新觉罗•奕誴过继给敦恪亲王绵恺,为敦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道光十一年(1831)六月十五生(1831.6.15-1889.1.19),道光二十六年(1846)正月过继敦恪亲王绵恺为嗣,降袭为多罗敦恪郡王,咸丰十年(1860)正月晋封和硕敦恪亲王,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十九卒,年59岁,卒后谥“勤”。
•皇六子爱新觉罗•奕恭忠亲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时为静妃。
•皇七子爱新觉罗•奕譞醇贤亲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贵人。
•皇八子爱新觉罗•奕詥钟端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
•皇九子爱新觉罗•奕譓孚敬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


•皇长女端悯固伦公主(1813.7.3—1819.10.20)其母为孝慎成皇后佟佳氏,时为嫡福晋,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七月初三,嘉庆二十四年(1819)十月二十日,年仅7岁,追封为郡主,葬许家峪园寝,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
•皇二女(1825.1.13—1825.7.14)其母为祥妃钮枯禄氏,时为祥嫔,生于道光五年(1825)正月十三,七月十四日即殇,未封,无名。
•皇三女端顺固伦公主(1825.2.20—1835.11.8)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妃,生于道光五年(1825)二月二十,道光十五年(1835)十一月初八殇,年11岁,葬陈家门园寝,追封为端顺固伦公主。
•皇四女寿安固伦公主(1826.4.6一1860.3.3)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贵妃,生于道光六年(1826)四月初六,道光二十一年(1841)指配德穆楚克札布,16岁,不久封为寿安固伦公主,十月初三日下嫁。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初三日卒,年35岁,葬京师郊外园寝。同治元年(1862)三月额附请移葬藩部,不许。
德穆楚克札布(?一1865),奈曼部郡王阿完都瓦第札布之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赐用紫缰,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月袭封奈曼部札萨克郡王,道光三十年(1850)十一月授御前大臣,咸丰元年(1851)三月赐用黄缰,十月授蒙古都统。咸丰十年(1860)赐用亲王补服,同治四年(1865)正月乞病归藩,六月卒,晋赡亲王,赐祭葬如亲王例。生子女八人
公主在宣宗的女儿中排序第四,她的三个姐姐都相继夭亡,于是她就成了道光皇帝真正意义上的长女,因此道光对她比较宠爱,她的地位也极其尊崇。这从道光十九年发的一道上谕可见一斑。道光十九年命军机大臣等,传谕乾清宫内殿、圆明园总管太监等知之:“嗣后无论官私大小事务,有应启知皇后者,除本宫、四阿哥、四公主事务外,其余俱著先行奏闻,皇后遇有交派事件,亦著俱奏,侯旨施行。”这道上谕中所说的四阿哥即后来的咸丰皇帝,四公主即寿安固伦公主,可见寿安固伦公主在乃父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四公主精通箭术。
•皇五女寿臧和硕公主(1829.10.19—1856.7.9)其母为祥妃钮祜禄氏,生于道光九年(1829)十月十九,道光二十一年(1841)封为寿臧和硕公主,道光二十二年(1842)指配恩祟,年14岁,十二月初三日下嫁,咸丰六年(1856)七月初九卒,年28岁。恩崇(?一1864),初名思醇。咸丰七年(1857)正月荐授满洲副都统,寻兼内务府总管,十一年(1861)避穆宗载淳讳改为恩祟,同治元年(1862)四月免去内务府总管职,二年(1863)五月署汉军副都统,三年(1864)再兼署内务府总管,不久即卒,无嗣,以从子为嗣。
•皇六女寿恩固伦公主(1830.12.7—1859.4.13)其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持氏,时为静妃,生于道光十年(1830)十二月初七,二十四年(1844)二月封为寿恩固伦公主,指配景寿,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下嫁,咸丰九年(1859)四月十三卒,年30岁。
额驸景寿(?一1889),富察氏,一等公工部尚书博启图之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赐头品顶戴,在上书房读书,后袭封一等诚嘉毅勇公,咸丰五年(1855)七月授蒙古都统,六年(1856)正月授御前大臣,赐用紫缰,寻授领侍卫内大臣,十年(1860)八月扈驾热河,十一年(1861)七月与怡亲王载垣等为赞襄政务大臣之一,十月削职,仍留公爵及额驸品级,同治元年(1862)二月任蒙古都统,三月授御前大臣,三年(1864)七月仍赐紫缰,十月授领侍卫内大臣,十三年(1874)十二月命管神机营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卒,谥端勤。
•皇七女(1840.7.2——1844.12.20)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七月初二,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二月二十殇,年仅5岁。未命名。
•皇八女寿禧和硕公主(1841.11.26—18668.2)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六,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封为寿禧和硕公主,指配札拉丰阿,同治二年(1863)十月下嫁,同治五年(1866)八月初二日卒,年26岁。
扎拉丰阿(?一1898),钮祜禄氏,父熙拉布,官至副都统,扎拉丰阿初名瑞林,指婚后赐令改名,字鹤汀。初充御前侍卫,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授汉军副都统、荐官至护军统领,光绪十四年(1888)十一月累迁都统,管神机营事务,十五年(1889)正月赐朝马,十月赐用紫缰,二十年(1894)正月赐用固伦额驸补服,二十四年(1898)五月卒。
•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1842.2.13——18842.14)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嫔,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十三,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封为寿庄和硕公主,指配德徽,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下嫁,光绪七年(1881)十月晋封为寿庄固伦公主,光绪十年(1884)二月十四卒,年43岁。
德徽(?—1865)博罗持氏,父裕恒,世袭诚勇公。德徽曾授散秩大臣,同治四年(1865)正月卒,无子,以从子为嗣。
•皇十女(1844.3.17—1845.1.20)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十七,次年(1845)正月二十殇,未封,无名。
---------------------------------------------------------
奕詝
长女荣安固伦公主(庄静皇贵妃出)
长子同治帝载淳(孝钦显皇后出)
次子悯郡王(玫贵妃徐佳氏出)
---------------------------------------------------------
载淳
无子女
---------------------------------------------------------
载湉
无子女
---------------------------------------------------------
溥仪
无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