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是哪个地方的特种工艺(景泰蓝是来自什么地方的特种工艺)

AquArius 43 0

景泰蓝是哪个地方的特种工艺


景泰蓝是北京的特种工艺,是中国著名工艺品之一。在明朝的景泰年间这项工艺以及逐渐成熟,甚至达到巅峰,它的工艺品精美绝伦,后世称之为景泰蓝。明代以及清代的造办处在北京都设有独属于皇家的珐琅作坊。
景泰蓝巧妙结合了铜的延展性和釉的独特性。它的形态各异,有的大方庄重,有的纤细复杂。花纹上风格迥异,图案和花卉都十分严谨细腻。景泰蓝铜胎质地良好,大多数是紫铜。而且在明朝的时候,景泰蓝的仿制品很多,色彩大都逼真深沉。


景泰蓝是来自什么地方的特种工艺


景泰蓝是北京的特种工艺,起源于明清。景泰蓝的正名是“铜胎掐丝珐琅”,俗名是“珐蓝”,又叫做“嵌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特种工艺品。景泰蓝在明朝的景泰年间达到了最巅峰,因为 *** 精美,就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高贵华美,所以被后人叫做“景泰蓝”。
景泰蓝是一种特种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北京是中国景泰蓝的发祥地,也是最为重要的产地。
北京景泰蓝以典雅雄浑的造型、繁富的纹样、清丽庄重的色彩著称,给人以圆润坚实、细腻工整、金碧辉煌、繁花似锦的艺术感受,成为驰名世界的传统手工艺品。景泰蓝工艺的艺术特点可用形、纹、色、光四字来概括。
一件精美的景泰蓝器皿,首先要有良好的造型,这取决于制胎;还要有优美的装饰花纹,这决定于掐丝;华丽的色彩决定于蓝料的配制;辉煌的光泽完成于打磨和镀金。所以,它是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是更具北京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景泰蓝是高温釉还是低温釉?

高温釉。 1、温度:高温瓷烧制温度为1200度以上;中温瓷烧制温度在1000-1150度;低温瓷烧制温度在700-900度。2、色泽:高温瓷颜色更饱满,细腻,晶莹;中低温瓷则颜色比较木滞。3、手感:高温瓷光滑、细腻;中低温瓷稍微粗糙。4、声音:高温瓷比较清脆;中低温瓷比较低闷。5、质地:高温瓷硬度较坚固;中低温瓷更易碎。6、当然高温陶与中低温瓷最明显的区别是吸水率,中低温陶瓷的吸水率较高。谢谢

景泰蓝到底是什么?值钱吗?对人体有害吗

景泰蓝

景泰蓝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附在铜胎或是青铜胎上,烧制而成的瑰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景泰蓝”这个名字是一般俗称的名字,学术上的正式名称是铜胎掐丝珐琅。

精美的景泰蓝制品必须是色彩润泽鲜明,胎骨厚重坚实,掏丝整齐匀称以及镀金灿烂光亮。
* 1 颜色
* 2 *** 过程
o 2.1 掐丝
o 2.2 烧焊
o 2.3 点药(点蓝)
o 2.4 烧蓝
o 2.5 磨光
o 2.6 镀金

颜色

景泰蓝的釉料非常多种,不过最常用的还是天蓝(淡蓝色)、宝蓝(青金石色)、红(鸡血色)、浅绿(草绿色)、深绿(菜玉色,有半透明感)、白(车渠色)、葡萄紫(有玻璃质感的紫晶色)、紫红(玫瑰色)、翠蓝(介于天蓝和宝蓝之间,色泽亮丽)这几种颜色。

*** 过程

景泰蓝的 *** 过程复杂,从技术 *** 来说,可分为:铸胎、掐丝、烧焊、点药、烧蓝、磨光和镀金。

掐丝

用镊子将压扁的细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常见的图案如花纹、云纹、几何纹、人物或动物纹等;然后再使用白芨(一种植物,可制成植物性胶水)或是焊剂将之粘附在铜胎上,然后筛上银焊药粉。

烧焊

使用900度的高温焙烧,将铜丝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点药(点蓝)

珐琅是用铅丹、硼酸盐、玻璃粉等原料化合熔制而成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光泽物质,它加上不同的氧化金属,就变成不同颜色的珐琅,也就是珐琅彩。熔制成的珐琅冷却后,变成固体,在填用之前,再磨成细粉,掺水调和。将珐琅色粉加入溶剂中,调出不同颜色的釉药,依照纹丝轮廓用金属小铲把各种珐琅釉料填入丝纹空隙中,先点地、次点花、再点蓝、后加亮白。

烧蓝

入窑焙烧,使用800度的高温烧熔,将粉状釉料熔化。因为焙烧之后珐琅釉药的体积会比原来的缩小1/3左右,为了使器面不会凹凸不平,需要用同样颜色的珐琅多次填充。如此反复两次至三、四次的上釉焙烧,才能将釉面与铜丝相平而毫无凹坑。

磨光

将焙烧好的器物放入水中,用粗砂石、黄石、木炭等逐次打磨,将凹凸不平的蓝釉磨平,最后用木炭、刮刀将没有蓝釉的铜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

镀金

将磨平、磨亮的景泰蓝经酸洗、去污、沙亮后,放入镀金液糟中,使用通电手续,让黄金贴附在没有上釉药的金属胎身上。镀金的目的是为了让金属胎身不会腐蚀生锈,且也具有使器物增加光亮如新、金碧辉煌的感觉。最后再经水洗冲净干燥处理后,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就完成了。

发展

产地

这种工艺技术的原产地有很多说法,大致上应该是从西亚、中亚、波斯、 *** 这几个地区,在元朝时期传入中国,然后在明朝景泰年间(西元1450年-1456年)大量发展并中国化。现在景泰蓝的主要产地是台湾和中国大陆。

命名

因为这项技术是在景泰年间兴盛起来,因此命名为景泰珐琅或是景泰琅。后来又因多用宝石蓝、孔雀蓝色釉作为底衬色,而且“琅”的发音近似“蓝”,最后演变成“景泰蓝”这个名字。后来这个名字广泛的包括所有的铜胎掐丝珐琅。

兴盛原因

景泰蓝传入中国之后,在短期内能有这样的成就,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已具备了铸铜等冶金技术及玻璃、琉璃的 *** 知识,且懂得控制锻烧的温度,具有发展景泰蓝的良好条件。且另一方面,珐琅显现出玉的温润、珠宝的光辉、瓷的细致,满足了中国人的多种爱好,所以带动了景泰蓝在中国的发展。

早期

虽然景泰蓝在元朝就传入中国,但是因为时代、技术尚未成熟、对新事物还不熟悉…等因素,因此元朝时期的景泰蓝作品几乎没有留存下来。而到了快速发展的明朝时期,景泰蓝造型端庄厚重,色釉宛如宝石般的晶莹深沉、纹饰粗犷饱满,色彩对比强烈、坚实、瑰丽,镀金明亮金灿。而此时期的景泰蓝制品多为仿古青铜器制品,例如鼎、盘这类的器具。这些成就与特点为以后的景泰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代

到了清代乾隆时期景泰蓝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也会 *** 具有西洋风味的西方仕女杯碟这类的作品。而且珐琅釉料从六七种发展到十几种,使景泰蓝的色调更加丰富典雅,工艺技术更加细腻精湛。到了晚清时期景泰蓝从单纯的宫廷艺术逐渐走向了民间(日常生活用品的大量 *** )和国际市场。在1904年的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景泰蓝获得了一等奖,这就使景泰蓝的声誉日益增高、身价倍增。

现代

随著景泰蓝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一些实用产品、旅游纪念品的景泰蓝大量生产,新品种、新花色、新工艺不断涌现。近几年来景泰蓝行业里出现了脱胎景泰蓝、银胎景泰蓝,画珐琅与掐丝珐琅相结合的景泰蓝、机制景泰蓝、仿日本七宝烧的银晶蓝,以及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景泰蓝。特别是多工艺结合景泰蓝尤为突出。这是一种以景泰蓝为主体,然后与牙雕、玉雕、木雕、漆艺以及花丝镶嵌等工艺结合。

而在台湾,这种传统的工艺品再度受到瞩目与重视,许多人运用现代化的机器与工技,融合艺术家创作的心灵,制造出各种精美绝伦的景泰蓝饰品(例如手机吊饰、首饰…等)、艺品(珠宝盒、花瓶…等)与器具(时钟、文具组…)等。使得这种具有古雅之意的传统工艺品,不但与现代生活结合、点缀并丰富了生活的内容,而且使得传统的技艺薪火延续并发扬光大。

景泰蓝贴madeinChina是什么年代

景泰蓝贴madeinChina是什么年代
简介: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工艺品之一,春秋时已有此技术,到明代景泰年间 *** 最为精美而著名,故称“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 *** 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 原料:
*** 景泰蓝的主要原料是紫铜,也用珐琅。
景泰蓝是中国著名的特种工艺品之一。它是用紫铜做胎,在铜胎上用铜丝粘上各种图案,然后在铜丝粘成的各种形式的小格子内填上色彩,经过炼焊、打磨等工序,最后入窑烧制而成的色彩明丽的手工艺品
景泰蓝釉料随时代变化。明代景泰蓝的主要原料是珐琅料,其颜色有蓝、红、黄、绿、黑、白诸种,使用时再用一种进口的油剂调成糊状填涂。烧成后的器物釉面肥厚、色泽晶莹透亮。
清代景泰蓝多数不用珐琅,而用彩釉料,其釉面缺少光亮。乾隆时景泰蓝的颜色又以黄、白二色最为常见。白为车渠石白,黄是一种干黄,而后期的黄发绿或发红。观赏景泰蓝可以获得独特的精神享受景泰蓝是艺术品,有金属光亮,不同于瓷器、漆器。和瓷器比,瓷器有陶胎、瓷釉,更好的就是青花瓷,色彩艳丽细腻、光洁。
景泰蓝把铜的延展性和釉的特点紧密结合,有的造型庄重大方,有的纤细、复杂高级。俗话说:远看造型近看花。花纹也有不同风格,花卉、图案都能用丝工严谨细腻地表达各种艺术造型。上釉也能按照造型花纹要求,随位赋彩。
景泰蓝艺术中包含了造型艺术、装饰艺术、环境艺术、空间艺术在其中,所以欣赏 *** 又与其它不同。而且金属有金碧辉煌的特点,感到特别珍贵。